环球时讯: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专家大咖齐聚广州畅谈城市更新
); font-weight: bold;">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亮
); font-weight: bold;">图/活动方供图
(资料图)
5月14日下午,第一届ASC青年建筑师讲堂“城市更新大家谈”分论坛于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大会论坛由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王河主持。邀请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与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宋晔皓;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总裁,教授、博士生导师汤朔宁;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岩;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体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郭志伟;弘石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张兵;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刚;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院长、副总建筑师赵耀;广东财经大学环境设计系主任王仲伟;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李倩;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罗建河等行内大咖聚集于此,共同探讨城市更新话题。
王河院士在点题时表示:城市更新最初从广州的“退二进三”政策开始。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广州经过近十年的城市更新实践,努力地探索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也希望全国的专家学者通过论坛畅谈分享成功案例。
论坛首先由宋晔皓教授分享《基于使用者需求的碳中和改造实验》,他所介绍的深圳罗湖区银湖零碳示范建筑和海南五指山毛纳黎族村寨改造,是我国城市更新背景下两个绿色低碳改造案例,其设计策略在响应双碳目标的要求下有所差别。使用者的不同需求,对于设计策略和设计结果,影响巨大。
接着由汤朔宁教授分享《有温度的更新实践》,他介绍道,我国城市从“增量”进入到“存量”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概念是“有机更新”,即将城市看作一个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的有机生命,人为介入应顺其肌理、循序渐进,应关注城市空间的品质,注重城市更新和城市空间的修补,维系城市的特色。
崔岩分享《存量时代城市更新介入实践》,他认为,城市将面临新一轮的快速转型,并导致城市建成环境日趋复杂和丰富,由此催生出各专业领域突破自我知识体系趋向多元化系统协同,跨领域、跨学科、合作转变的时代,形成建筑师及业主仓促直面城市建设与有机更新,去应对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样性。
郭志伟分享《城市更新中存量资源价值识别与规划实践》。他提到:城市更新行动纳入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成为新时代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城市建设开始整体从大规模、粗放式的增量主导模式,进入功能升级、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存量提质时代。
张兵分享了《平凡建筑的平凡改造》,他指出:城市更新远不只历史遗迹,大量触手可及的建筑改造 ,需要采用“务实”的设计方式 ,遵循正确的“生存之道” ,不要让“城市更新”成为一个设计秀场。
邓刚带来《价值驱动下的城市再生》,一、二线城市已进入存量开发为主的阶段,城市再生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式。政府是当前城市更新领域的主掌舵人,并有明显导向价值规律贯穿其中。
赵耀结合《商业项目城市更新设计创新的思考》, 通过案例实践提出,更新是过程,是手段;更新是追求,是目的。以商业的更新为理想的商业更新必将承载更多的社会行为,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
王仲伟分享《杂乱与秩序:旧村的美学与营造》,基于传统美学与现代美学秩序的差异性解读,同时揭示旧村杂乱表象下蕴含的活态特质,探讨旧村自身特质与现代美学的内在相通性,进而借鉴现代美学理念及创作方法,探索传统村落审美空间营造的新思路、新方法。
最后论坛进入沙龙环节,由李倩副秘书长主持和各位主讲嘉宾一起探讨了城市更新工作中遇到了一些新的体会,以及为现场的青年建筑师传道解惑,共同展望青年建筑师未来的发展方向。
生活因城市而美好。城市更新是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举措,也是不断提高城市竞争力、彰显城市特色、以人民为中心,改善人居环境的有效途径。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刘欣宇
校对 | 马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