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岛妹说】马斯克访华,打了谁的脸? 今日热文
这两天,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访华的消息刷了屏。
(资料图)
在与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的会见中,双方谈话妙喻频出。秦刚拿特斯拉汽车比中美关系——既要“把准方向盘”,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也要及时“踩刹车”避免“危险驾驶”,还要善于“踩油门”推进互利合作;马斯克则把中美比作连体婴,利益交融、密不可分,反对“脱钩断链”。
2023年5月3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北京会见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图源:中国外交部官网
一
三年来首次访华,马斯克的行程备受关注。他落地后首站,选在北京首都机场附近的蟹岛度假区。
这里坐落着特斯拉亚洲单体面积最大的交付中心。此后,马斯克还将前往上海,再度参观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这也是他2020年1月中国之行的重要日程之一。马斯克此访目的清晰:“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发展机遇”。
马斯克(图源:视觉中国)
不只马斯克,近段时间,多家外企高管到访中国。摩根大通集团董事长兼CEO杰米·戴蒙时隔四年访华,出席5月31日在上海举行的摩根大通十九届全球中国峰会,辉瑞、星巴克等多家美企CEO也将现身会场。
稍早时候,苹果公司CEO库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兼CEO玛丽·博拉相继访华。今年3月下旬,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密集会见了雀巢、宝马、奔驰、高通等10多家跨国公司高管。在中国,外企高管时有金句,彰显深耕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退出中国市场?没有这种选项。”
“中国始终是心之所向。”
“与中国‘脱钩’对全球贸易将是‘灾难性的’。”
多家在华外国商会近日发布的报告也传递类似信号。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66%的在华美企表示,将在未来两年保持或增加对华投资;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报告说,近6成受访企业表示,未来5年将“适度增加”或“显著增加”在华研发支出;中国澳大利亚商会的调研发现,超过60%的澳企把中国视为全球前三投资目的地。
那些鼓噪“脱钩断链”论的美西方政客,你们听到这些声音,脸疼不?
二
兴许是觉得“脱钩断链”论站不住脚,最近,美西方政客又玩出了“新花样”。比如日前闭幕的G7峰会公告,就强调应对华“去风险化”而非“脱钩”。一些美国官员还鼓吹“去风险化”意味着“有弹性、有实效的供应链”“确保我们不会被任何一个国家所胁迫”。
乍一听冠冕堂皇,细究话术不难发现,所谓“去风险化”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美西方政客费尽心思遣词造句,潜台词仍是给中国贴标签,以中国为目标实施所谓“去风险化”,本质还是“脱钩断链”。
其实,要谈“去风险”,首先得明白风险是什么、源头在哪里。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一大风险,是破坏市场经济原则、国际经贸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并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霸凌行径。
不久前,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晒出一组对比图:一边是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在美国听证会面对长枪短炮、遭遇无礼盘问,一边是美国苹果公司CEO库克来华出席活动受到热烈欢迎。她问:“哪个国家对外企更开放?”
(图源:华春莹社交媒体)
还有一组对比耐人寻味。最近,拜登政府宣称“印太经济框架”14个成员国基本完成了“提高供应链韧性与安全”的协议谈判,将加强芯片、关键矿物等基本材料的供应链,以“减少对华依赖”。但同时,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世界上)没有另一个中国,只有一个中国……中国市场不可代替。”
所以,到底谁在制造“风险”?答案一目了然。
三
在商言商。作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受益者,跨国企业基于市场经济规律在全球配置资源,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脱钩断链”是“危险驾驶”,只会把自己甩出合作共赢的快车道。若企业一味跟着政客的指挥棒瞎跑,注定做“赔本买卖”。
投资中国意味着什么,聪明的外企都能算清一笔账:中国是“世界市场”,有着超过120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总量、14亿多消费者,是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中国也是“世界工厂”,拥有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最健全的工业体系,连续6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维护者。
投资中国是机遇而非挑战,是共赢而非对抗,是保险而非风险。这一点,在华外企看得明白。如今,中国创新能力提升、营商环境优化,更多外企在中国“开店建厂”,设立研发中心甚至总部,积极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进程。
不妨看看这组数据:今年1至4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近5000亿元,同比增长2.2%。中国贸促会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92.4%的受访外企称,中国在其全球投资决策中的地位没有下降。
与中国“脱钩”,就是与机遇脱钩,与未来脱钩,某种意义上也是与世界脱钩。“脱钩”论调,白宫就算答应,马斯克们也不会答应。
文/子木
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