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堪比《狂飙》,邹兆龙这部网大,让我看到港式动作片的希望_快看
这段时间,港式动作片又引起了许多影迷的关注。
原因有二:
(资料图)
一来是《疾速追杀4》在北美正式开画了。
首周末就在北美取得了7350万美元的开画成绩,不仅是该系列最高,也是疫情时代以来开画最高的R级电影。
算上海外市场,《疾速追杀4》的首周末票房高达到1.37亿美元。
且口碑也相当不错。
目前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5%,IMDB的评分也有8.5分。
外媒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甚至打出了“好莱坞需要Gun-Fu片”这样的标题,也就是港式枪战动作片。
二来则是成龙大哥的一段发言。
在电影《龙马精神》的采访里,成龙大哥说了这么一段话。
“多好的功夫都没用,现在要长得好看的。”
还说到因为市场不需要动作演员了,所以他想找第二个Jackie chan但却找不到。
说到动情处,甚至一度哽咽。
其实港式动作片后继有没有人这个咱先不聊,但是港式动作片其实一直没有“死”。
就在前不久,邹兆龙的新片《除恶:飞车党》上线。
上线后,不仅拿下10个冠军,票房成绩更是让人惊叹。
根据资料显示,电影投资成本约为800万,上线后5天就回本。
截至目前,电影的总票房超1400万。
这成绩,就算是拿来和院线引入的欧美大片相比,也一点不逊色。
院线在映的欧美高口碑作品,《梅根》的票房将将突破2000万,《困在心绪里的儿子》票房仅213万,《生无可恋的奥拓》也仅拿下134万的票房。
打开豆瓣评论,《除恶:飞车党》的口碑也没落下,好评占了大多数。
还有人直接给出“这是小成本电影里的惊艳之作”这样的说法。
可以说,这部电影算是打通了港式动作片的“任督二脉”。
既然都说到这了,咱就来好好聊聊电影。
该片根据佛山“战神”林伟光所在的佛山市刑警支队第八大队打击飞车“双抢”案件改编而成。
故事一开始,就放出了第一个钩子,让人忍不住继续往下看。
邹兆龙饰演的未知身份的神秘人在一个废弃的桥墩下。
他点燃一支烟,抽了一口,然后把它立在了一个台子上。
一切动作结束后,他若有所思地看了这个地方一眼,表情由凝重变得恶狠狠(常威的样子出来了),最后留下一声咆哮。
显然,他在祭拜一个人,这个人是谁?
好,前菜结束,正餐端上来了。
故事背景是21世纪初的广东,这是一个飞车抢劫党横行的时代。
他们有专人培训,抢夺技术“一流”,不仅两人一组配合默契,还会根据抢夺东西的不同分成三种抢夺方式。
比如“摘榴莲”指的是抢包,一定要快准狠。
抢手机叫做“摘苹果”,动作要稳,手机掉地上一切都白搭。
抢项链叫做“摘葡萄”,就要慢,快了会损坏项链,破了相。
案件频频发生,针对性的,警方这边也组建了专人负责,即“打两抢”专业队。
“打两枪”专业队由队长林岩负责,他们日常训练有素,平时都身着便衣,隐藏在市区的各个角落。
这天,是林岩结婚的日子。
飞车抢劫案却在婚礼开始前发生了,林岩二话不说,骑上车就是追。
动手的是飞车党里有名的“飞鼠仔”,他飞车技术一流,抢夺财务也是快准狠。
专业队队员在追赶他的途中一一失败,只剩林岩还紧紧咬住飞鼠仔,最后将飞鼠仔和他的同伙赶到了一个断桥上。
然后,意外发生了。
高速逃窜的飞鼠仔情急中一个刹车掉头,后座的同伙陈泰不慎被甩下断桥坠亡。
最后的结果是飞鼠仔逃脱,陈泰死亡。
镜头一转,时间线来到现在。
林岩依旧是专业队队长,只不过现在的飞车党安分了不少,但逃脱的飞鼠仔一直就是他的心病。
很快,飞鼠仔露面了。
他在一次飞车抢夺的案件里,杀了人。
飞车抢劫案升级为抢劫杀人案,林岩带队跟进案件,顺藤摸瓜发现了飞鼠仔背后的黑恶集团。
与此同时,死于飞鼠仔车下的人身份也有来头。
她,就是之前和飞鼠仔一起搭档抢劫,又意外死去的陈泰的女友。
看来她的被杀和之前的案件有一定联系,那么飞鼠仔又为什么要杀她呢?
那一边,对于飞鼠仔背后黑恶集团的调查有了新的进展,这是一个牵涉很广的犯罪集团。
分工明确,层级分明,涉及到了组织卖淫,地下赌场,手机翻新和首饰加工。
小鱼钓大鱼。
林岩既要拿住飞鼠仔破获杀人案,又要端掉恶势力集团,该怎么部署,如何行动?
精彩的要来了。
作为一部扫黑除恶的网络电影,《除恶:飞车党》整体表现可以说超出了网络电影的质量。
90分钟看下来,不觉得无聊尴尬,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
电影里的几段摩托车追逐戏,虽然不如经典港片那样的大场面,但氛围也绝对到位。
肾上腺素飙升的场景有;
“拳拳到肉”的感觉有;
惊险刺激的氛围也有。
不过能让网友发出“留给低质量网络电影的时间不多了”的感慨,还是因为《除恶:飞车党》做到了以下三点。
第一、尺度有!特别是一段展现犯罪集团内部的7分钟长镜头绝了!
从片名很明显能看出,这是一部扫黑除恶的电影。
今年的扫黑剧可谓是大出风头,一部《狂飙》让大家看到了国剧真正的实力。
《除恶》里也有和《狂飙》相似的镜头。
看看这个大佬带人砸场子的排场,是不是和徐江“让别人也节哀”的场面很相似。
开篇还有两位大佬在肠粉店直接对线,暗语间就是几百万上下的“货物”流动。
特别是中间“影弟”乔装进入到犯罪集团内部的场面,7分钟的长镜头把这个分工明确,让人看得心惊肉跳的集团内部展现得淋漓尽致。
镜头跟着进入隐藏门的“顾客”,开启了让人大开眼界之旅。
先是“扫黄部”,楼道的灯光和身材姣好的女子
然后收“赌场”,桌子摆的不算整齐,但人却很多。
如果资金不够,还可以马上给你开借条。
这就进入到第三个产业区,手机翻新。
以及最后一个黄金融化成金条的产业。
这种一镜到底的手法,有一种跟着镜头偷偷进入到集团内部一样,临场感UP。
此外,片中对于一些暴力画面的展现,也是够直接。
陈泰掉下断桥后,给了一个冲击力极大的镜头特写;
陈泰女友被杀的桥段,从拖行到,甩飞,再到摩托车砸头,更是让人看得呼吸一滞;
“影弟”身份被发现后,那段“清理门户”和严刑拷打的戏份,真实!
还有摩托车店老板被虐杀的现场,则是用了一种剪影的表现形式,让人感受到现场的凶残,厉害。
第二、逻辑有!主线抽丝剥茧,看得人手心出汗。
难得的是,《除恶》在主线上,不仅逻辑基本在线,还有惊喜反转。
剧情是从飞鼠仔再次现身开始说起,表面上的主线是林岩小分队侦破飞鼠仔抢劫杀人案,顺便端掉黑恶集团。
事实上,从一开始,电影的那条暗线就埋得很深。
即“常威”饰演的陈否要给他弟弟陈泰报仇。
在案件的推进过程中,飞鼠仔的真面目一直就是一个谜。
这就让他被抓和陈否身份揭晓的部分有很大的反转,看得人手心出汗。
同时,“影弟”潜入黑恶集团内部当卧底的部分,也颇有看点。
至少在逻辑上都是能对的上的。
美中不足的就是,能看出编剧的野心,也能感觉到他们想要的故事线。
但是90分钟实在太短,很多部分都还没展开说,就匆匆结束了。
比如陈泰和陈否之间的兄弟情,应该至少给一点镜头刻画一下,只靠说很难感受陈否复仇的心情。
比如“影弟”进到集团内部的过程,也稍微敷衍了点。
情节渲染的不够,知道这个逻辑对,但是就是太快了。
再比如黑恶集团的倒台,也未免过于简单了,安保措施没做到位啊。
总的来说就是,编剧的构想是好的,就是电影没能完全实现。如果可以把电影拓展成短剧形式,应该会更加分。
第三、质感有!网大里都能把镜头语言玩的溜得很。
质感这词虽然虚,但是确实能感觉得到。
《除恶》里除了剧情还算可圈可点之外,镜头语言也算是良好级别的。
比如开场时候飞车抢夺技巧讲解配合抢夺案件的画面,代入感更强。
比如在知道真相后再来看开头,邹兆龙这个陈否出现的时机就很有感觉。
他坐在路边,拿着报纸挡着脸,等到林岩载着老婆离开,才缓缓拿下报纸。
紧接着,他坐着的地方也能看到陈泰女友。
一个位置,2个视角,加上他手上报纸的摩托车店,引出了3条线。
还有不少光是看截图就能看出故事感的画面。
但对青石来说,本片最大的惊喜,是片中出现的几个老牌港星。
邹兆龙、汤镇业、骆达华。
电影里,邹兆龙作为主演,戏份其实不算太多,但是却频现高光。
他的初登场,就有一种港式江湖片的味道。
一支烟,一声嘶吼,让人觉得瞬间入戏。
接近尾声的那段独白,更是展现了他的演技功底。
邹兆龙一直以来都是以演坏人出圈,比如我们都很熟悉的“常威”。
这次他的角色,也是坏人,但却不一样。
因为身上有着复仇这一使命,他前期都是以隐忍的方式出现。
在摩托车店打工的时候,看起来就真的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外地人。
所以最后“癫狂”起来的反差,以及被抓到时候的表情,就更有冲击力。
汤镇业和骆达华的戏份就更少了,可寥寥数笔,他俩塑造的大佬形象也能让人记住。
近年来,越来越多老港星出现在内地网大里。
这其实也是一种悲哀。
有的人明明有实力,却没有机会。
片中的客串演员汤镇业,原本还是无线五虎将之一,巅峰时期也是能和梁朝伟刘德华齐名。
可如今,梁朝伟刚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的终生成就奖,华哥的电影和人气就更不必说了。
汤镇业上一次以演员身份被人记住,还是在《鬼吹灯》里演“明叔”。
但他上一次被讨论,却不是以演员身份。
3月下旬,有人在网红国岳夫妇给女儿办的满月酒席上看到了汤镇业。
不止是他,香港的老演员麦长青就曾以兼职开店+送外卖的形式维持生计。
接受采访时,麦长青就透露自己因此陷入迷茫期,一度怀疑自己是否已没有价值...
但他多次坚持自己不退圈,因为他始终在等待下一部属于自己的戏。
而这背后,也深层次地折射出当下港圈老演员面临的困境。
首先,是人才流失的港圈不可避免的衰落。
随着内地市场兴起,资金投入更少的港圈在制作规模上渐渐被比下去。
在高水平演员、编剧和导演逐渐北上之下,港圈不可避免地出现创造力下滑。
演员李国麟就透露,不少留守TVB的编剧就被强行催逼,要求在2周内完成60场戏的编写,这导致一些较敷衍的公式剧情出现,也导致港圈影视作品逐渐套路化。
在港圈发展愈发式微之下,市场蛋糕越做越小,这也使得就业机会逐渐减少。
其次,则是北上发展的机会都留给更“知名”的人。
其实近些年港星的身影我们见得也不少,但是总是那些我们熟悉的面孔。
有知名度,有人气的港星很容易借此在内地找到工作,综艺也好,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
但中部艺人或者说边缘艺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当然,我们不希望看到这样的场景。
如果影视行业都已经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也希望更多有实力的有理想的演员能够有地方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青石电影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责任编辑: